生万生物

生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项目规范(v3.0)

 

生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规范(一)

 

 

总 纲

一、医学能态转换理论

(MEST理论,(MEST:Medical energy state transform))

自然界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态诸因素经标准人特定结构将光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磁能等在虚拟细胞经膜受体、细胞内转导系统、到细胞核,经转录因子互相作用,最终形成标准人时空形态和功能态。标准人稳态视为平人,任何外界总输入突破标准人阈值引起异常形态功能态输出为太过,为实病态,标准人体内系统状态未达到标准人正常运转所需能态转换阈值引起异常形态功能态输出为虚病态。能态转换理论可用能态转换方程来表示:

img1

等式中,Ip为输入,为标准人全部环境特征。Op为输出,为标准人全部形态和功能态特征。谷氨酸(Glu)为标准人内Glu系统。GABA为标准人内GABA系统。

Glu1是Glu系统的第一种状态,它等于刺激TRPV3引起的Glu系统活化特征,V3等于TRPV3。Glu2是Glu系统的第二种状态,它等于刺激TRPV1引起的Glu系统活化特征,V1等于TRPV1。Glu3是Glu系统的第三种状态,它等于刺激TRPV2引起的Glu系统活化特征,V2等于TRPV2。GB1是GABA系统的一种状态,它等于刺激TRPV4引起的GABA系统活化特征,V4等于TRPV4。GB2是GABA系统的一种状态,它等于刺激TRPM8引起的GABA系统活化特征,M8等于TRPM8。GB3是GABA系统的一种状态,它等于刺激TRPA1引起的GABA系统活化特征,A1等于TRPA1。Achs是乙酰胆碱(Ach)系统。NAs为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HAs为组胺(HA)系统。5-HTs为五羟色胺(5-HT)系统。DAs为多巴胺(DA)系统。

二、MEST数据库:(www.mestdb.com)

根据中西医能态转换理论构建的MEST数据库是一个开放的医学实体数据集,数据集整合了现有的生物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遗传组、临床和功能信息等各种数据,也包括了中国古代医学构建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药物、针灸数据。MEST数据库以270168个基因为背景,20916个蛋白编码的基因为实体,以神经网络为经纬,把脏器以功能为单位归纳为虚拟细胞,构建成一个标准人实体蓝图。同时以病机为纽带,辨证为方法,将中医理法方药统一起来。MEST数据库展现了生物学基本规律,为全球科研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撑。

MEST数据库涵盖能态转换理论和方程、整合后的生物实体数据、中医能态转换理论和方程、整合后的中医理论数据、神经网络、经络本体、中药靶和中药作用强度算法、中西医整合八项主体内容。

MEST数据库两大应用场景包括:一是用于科研,生物医学领域项目课题研究所需资料一站通;二是用于临床,可预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整合中西医理论的MEST数据库(www.mestdb.com);《MEST数据库软件v1.0》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软著登字第6386489号);已在甘肃省科技厅进行成果登记(成果登记号:9622020YD731);发明专利《一种MEST数据库及其构建方法》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生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规范(二)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疾病的中医药研究及新药研发方法模式

 

为了探索分子时代的新的药理学研究方向,我们通过对基因组中经消化道的药物靶进行梳理,对体内产生生理效应的生命活性物质(内生配基)进行网络化,级联化整合,弄清标准人活体内生命活性物质,它们的受体,转运者,合成,以及由此产生的疾病,病机,并探索多分子、多成分的中药对消化道靶网络的多种作用途径,并提出一种新的发育,解剖,生理,病理,药理高度一致多靶点研究疾病及药物治疗模式。

 

图片10

 

确定疾病名称:

1.       该病在中医和当前主流医学中所有相关病名学,流行病学,病因学,病机,病理学,药理学,治疗学和评价学进行文献学研究。

2.       对上述资料进行大数据整理整合。

3.       对上述资料进行分子生物学概述。

4.       根据生命活性物质网络关系绘出它们的分子作用理论图。

5.       动物建模。

6.       对模式动物病理实体进行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提取,分析,与生命活性物质网络进行对照,找出级联分子间间隙,确立病因,病机,病理。

7.       找出疾病靶或靶群。

8.       运用中药作用强度公式设计中药处方,确立君臣佐使。

9.       运用中药组方原理和中药化学组学,代谢组学,毒理学研究处方,优化处方。

10.       各层级网络分子对接,进行理论预评价。

11.       动物实验。

12.       临床研究。

13.       疗效评价。

备注:中药研发根据“三结合”原则,在人用经验的基础上,可免除部分步骤。

 

生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规范(三)

 

中医药原创理论、方药疗法分子生物学阐释流程

 

      一、药方、诊疗方法

      二、中医药原理

      三、消化道所有靶与中药分子的平面展示

      四、新药作用的靶及一二三级生命活性物质

      五、虚拟细胞分析研究

      六、神经网络分析研究

      七、中药化学成分分析

      八、基因或蛋白组化学成分

      九、在中药化学成分中筛选有效的基因或蛋白组有效成分

      十、诊疗方法的总结

      十一、能态转换方程

      十二、新药在能态转换方程的作用结果分析

      十三、原始资料整理

      十四、知识产权、申请专利

 

 

生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规范(四)

 

中医新药冠心病治疗药物——心痛立锭研发流程

 

  一、 研究背景        

      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2014CB542903):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        

      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 2014CB542903) :基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方法的创新研究。        

      1.3基于标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痰湿症临床诊断标准        

      1.4冠心病分子途径生物学注释        

      二、 药方

      三、 中医药原理        

      3.1经典冠心病与中医能态转换方程        

      3.2古代医家论冠心病与中医能态转换方程        

      四、 消化道所有靶与中药分子的关系        

      4.1 胃        

      4.1.1胃腔内的中药成分和消化道的靶        

      4.1.2 胃腔内的一二级生命活性物质        

      4.1.3胃腔内的三级生命活性物质        

      4.2 小肠        

      4.2.1小肠内的中药成分和消化道的靶        

      4.2.2小肠内一二级生命活性物质        

      4.2.3小肠内三级生命活性物质

      五、 作用的靶(心痛立锭对心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作用的靶)

      六、 能态转换理论与中药药效计算原理        

      6.1能态转换方程

      6.2中药药效计算原理

      七、 中药植物化合物成分

      八、 虚拟细胞

      8.1胃

      8.2 肠

      九、临床资料

      十、心痛立锭电子数据保全证书

      十一、知识产权、专利申请

 

 

生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规范(五)

 

癌症的中西医科学阐释流程

 

1.       确定这个病理标本在脏器中的细胞来源;

2.       分离这些癌细胞株,对这些细胞株进行蛋白质组测定;

3.       对已测定的癌细胞蛋白质组进行位置分类,确定该细胞的神经化学特性;

4.       与正常组织蛋白质组比对,找出引起该疾病的蛋白质组的相关生命活性物质的化学表型的太过或不及;

5.       根据癌细胞内生命活性物质的化学表型,确定癌细胞内的阴阳五行属性;

6.       根据中西医能态转换理论解析胃癌的中医机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

7.       根据中西医能态转换理论确定该癌症的中医和分子生物学治疗方案;

8.       进行高级别临床循证医学评价。

 

 

 

 

 

生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规范(六)

 

中成药科学阐释及药物研发流程

 

  一、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对已上市中药进行优化流程

      1、选定药物

      2、用中医能态转换理论(病机原理)评估药物是否与症状相符;

      3、用辨证论治(空间+病机)评估药物是否能成为临床使用药物;

      4、用虚拟细胞系统找出药物靶的空间位置分子信息;

      5、利用医学能态转换理论寻找病机的分子途径即配基;

      6、对配基、受体、病症进行空间匹配,然后优化治疗方案:

      ①内生配基,如针灸和医疗器械调解;②外生配基如药物等;

      7、用能态转换理论(君臣佐使)组方;

      8、用能态转换理论进行理论疗效和临床疗效评价

  二、基于能态转换理论的新药研发流程

 找症状----找病(病机)----找部位----(空间+病机)找到靶---选定靶的配基----计算作用强度(能态转换方程)----筛选效果最好的配基----确定配基所属的中药----原料药物合成工艺确定----临床前研究----IND----临床研究----一期----二期----三期----注册上市。

  三、一般药物研发流程

以靶点出发----确定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并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选定候选药物----原料药合成工艺研发----了解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证明该化合物针对特定目标疾病具有生物活性,同时评估药物对疗效以外的作用----毒理研究----制剂开发

 

 

产品服务

News and Information